1949年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解析
本文长约4,300字
阅读需要11分钟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著名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了“片面”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将采取结盟的战略措施并倾向于此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社会主义“老大哥”
这对于因西方势力的敌视和封锁而无从寻求帮助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明智之举。正是在苏联的援助帮助下,问题重重、等待振兴的中国向工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苏联按照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1953年、1954年补充经济条款同意提供的156个重点工业建设单位,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中心” ”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度计划的经济模板。
1953年5月,签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来源/纪录片《钢炼: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截图
这156个项目(其中民用工业企业106个,军工项目44个)主要分布在17个省区,大部分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实际完成项目150个,几乎涵盖所有产业门类。中国已经奠定了完善的工业基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第一重型机械厂、西电公司、兰州炼化厂、武钢、包头等一大批工业企业钢铁有限公司,包括包头一机、二机(生产坦克)、哈飞、沉飞(生产战斗机、直升机)和一家这批援助项目催生了一大批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后来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和工业“母鸡”,为其他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骨干,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奠定了基础。
除了“156项目”之外,至少还有数百家大型企业也需要苏联提供设计和工艺信息。比如,根据合同,苏联只需向第一汽车制造厂提供雁150卡车的设计数据即可。当中国想要仿制GIS 157越野车时,苏联仍然提供了该车的产品设计图纸。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经过努力向苏联学习,我国工程界现在已经学会了许多现代化工厂、矿山、桥梁、水利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这无疑是对苏联在中国工业化初期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在此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真诚无私的。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毛泽东发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的号召。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也成为时代流行语。
1957年,沉阳第一机床厂在重建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来源/人民画报
除了工业建设之外,新中国在城市规划、居住区建设等方面也得到了“苏联老大哥”的帮助(或影响)。
苏联城市规划的显着特点是体现“有计划、比例、协调发展的原则”,住宅规划也不例外。在住宅规划实践中,这表现在建筑设计的风格化、住宅指标的统一、各种建设标准的制度化等,其结果往往是形式单调、死板,住宅建筑形成军营式。行。整个住宅区的布局显得规则多于灵活。但在当时,它仍然是国内模仿的对象。例如,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先生产、后居住”的背景下,作为服务工业建设的集体住房的工人新村应运而生。
1953年,新华社发布新闻报道:“(上海)曹杨新村现已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型工人住宅村”。曹杨新村的模式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这里既不是欧洲的街区,也不是上海的弄堂。反而在政府主导的大型城市公共住房建设中,揭开了住宅建筑史上新的一页。从曹杨新村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工人新村建设活动在上海乃至全国展开。 “新村”作为新社会制度在居住区建设中的体现,已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工人新村按与单位、城市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建设型,二是单位挂靠型。其中,集中建设类型大多位于城市郊区附近,分配给多家企业员工居住,如上海曹杨新村;单位附属型依附于企业本身,设有职工住宅及配套的商业服务网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村庄的建设完全由企业单位自己承担,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大院生活”。例如,哈尔滨的工人新村大多隶属于单位。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工人新村,规划设计中留下的苏式痕迹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成为了一代人对苏式住宅的集体记忆。
“当前中国人民面临的紧迫任务”
除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外,1949年10月5日,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大会上还表示:“苏联人民建国的经验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吸收苏联新文化作为我们建设新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当前的紧迫任务。 “这实际上意味着,自鸦片战争以来,苏联文化已经取代了英美文化,成为中国人民接触的主要外来文化。
这对于当时中国人民“苏联情结”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报刊杂志上大量刊登苏联歌曲,苏联歌曲集频繁出版,各级广播电台不断播放苏联歌曲,如《莫斯科郊区的夜晚》、《喀秋莎》等。 》、《小路》《小红莓花》《开放》《山楂树》等大家熟悉又优秀的苏联歌曲甚至已经到了人人爱听、能唱的地步。时至今日,许多中国老年人仍能熟练地唱出苏联名曲。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苏联音乐已经超越了音乐文化本身的范围,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比之下,苏联文学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苏联文学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广阔的俄罗斯文学风格。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犹如璀璨的星辰镶嵌在世界文学的天空中,照亮了整个世界文坛,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学。
民国时期,苏(俄)文学传入中国。鲁迅认为:“俄罗斯文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因为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被压迫者善良灵魂的痛苦斗争;它也与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一起,与1960年代的作品一起唤起希望。”工作起来感觉很悲伤。”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又掀起了翻译介绍沙俄和苏联文学的热潮。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上半年,翻译引进苏联文学作品439万余册,近200种文学期刊17万余册。沙俄古典小说从托尔斯泰的三部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到契诃夫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和所有戏剧;译有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等。翻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近十部小说。这一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的“苏联红色经典”作品主要有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的《安静》《顿河》《处女地》;法捷耶夫的《毁灭》;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和《青年近卫军》;艾伦伯格的《暴风雨》和《卓娅与修罗的故事》等,成为当时中国青少年的必读之作。
20 世纪 50 年代的高尔基肖像版画。作者/王仁峰,来源/中国美术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于1952年首次出版,发行量达到50万册,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也分别于1956年和1961年重印了此译本。一大批中国青年以保尔·柯察金为榜样,树立和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1957年,《读书月刊》发表了题为《中国青年热爱苏联文学作品》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优秀文学作品广泛出版。这些作品传入我国,以高度的艺术功底和共产主义精神,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使我们找到了人生榜样,明确了奋斗目标,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启发。这就是中国青年。热烈欢迎苏联文学作品的原因。”这可以说是对“苏联文学热潮”的简要概括。当时中国文学对苏联文学的接受可以说是全面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就作家高尔基在新中国初期的苏联文学创作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模仿苏联文学,文学创作也遵循这一原则,歌颂光明的现实。
风靡中国的苏联电影
相比之下,苏联电影对中国的影响并非一帆风顺。原因也很简单。早在民国时期,好莱坞电影就已经登陆中国,并收获了大量粉丝。解放后,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充斥着大量好莱坞电影。据当时有关统计,在上海放映的国有厂片3部(占1.5%)、私营厂片54部(占25.5%)、苏联片12部(占6%)七月上映。美国电影数量达到142部(占比67%)。然而,当“抗美援朝运动蓬勃发展时,中国人民一致要求彻底消灭残存的美英电影,好莱坞的毒片从此在中国消失了”。直到那时,中国的大银幕才开始被国产电影和苏联电影“统治”。
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上半年,中国共上映苏联影片468部,其中故事片265部(艺术片206部、纪录片59部)、短片203部(艺术片24部、纪录片39部、科技片139部)。教育片)。部,1部艺术片)。例如,反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内战和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征服柏林》、《区委书记》、《丹娘》和《腰带》,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歌颂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持枪人》、《夏伯阳》、《十月的列宁》、《1918年的列宁》、《难忘的1919》,以及描写沙俄工人阶级在沙皇俄国工人阶级统治下成长的《马克辛》。布尔什维克党的培训《青年》、《革命的摇篮保护区》、《政府委员》和《农村女教师》,讲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生活和生活。反映苏联人民建设时期奋斗历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垦处女地》以及改编自文学经典《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母亲》、《我》 《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安静的顿河》、《一个人的经历》、《船长的女儿》、《共产党人》《第41条》等。
电影《保尔·柯察金》海报,改编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源/豆瓣电影
借助电影的影响,一些苏联电影中的台词甚至成为中国社会妇孺皆知的流行语。光是电影《列宁1918》就有“让列宁同志先走”、“列宁同志停止咳嗽了”、“不给我们皮鞋,我们就穿草鞋”等几句台词。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1997)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葛优饰演的角色在发布会上向粉丝宣布明星唐小姐的病情时,他说:“唐小姐不再咳嗽了!”显然,使用了“列宁同志不再咳嗽”这句话。只是很多年轻观众并不知道这是一个笑话。
电影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名言。来源/截取自电影《甲方乙方》
此外,作家王朔在《美丽》一书中生动地总结了这些台词在苏联电影中的“运用”:“当有人看你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们:看着我的眼睛——叛徒的眼睛如果有人热情地拥抱你,你一定会说:没有面包,也没有牛奶。一行出现在《列宁1918》中。 “契卡”(克格勃前身)头子捷尔任斯基在审问叛徒奇多夫时,对后者说:“看着我,看着。睁开我的眼睛。”后者就是瓦西里在《列宁1918》中对饥饿的妻子所说的话:“将会有面包,将会有牛奶,将会有一切”……
瓦西里安慰妻子:“会发生的。”来源/截取自电影《列宁在1918》
总而言之,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一段时间内,电影里放着《列宁十月》,电影院里放着《少年近卫军》,几乎人人都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演出团体不断访华,在中国掀起了“苏联热”。整整一代中国青年都是在苏联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追随苏联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因而成为一种时尚。而这也造就了一代人的“苏联情结”。
结尾
作者|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