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BG视讯网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保障人员健康与设备安全,防止环境污染

发布时间:2024-12-16 17:29:15 点击量:

前言

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设备和财产的完整,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实验室工作有效开展,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方面。根据实验室工作特点,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害、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安全、电气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

第一章 一般安全操作

1.1 预防中毒

1.1.1 任何试剂和药品都必须有标签。如发现标签缺失或不完整,请立即补正。剧毒药品单独存放。

1.1.2 严禁试剂进入。使用移液器吸取有毒样品时,必须使用洗耳球。

1.1.3 严禁用鼻子接近瓶口识别试剂。如果用鼻子辨别试剂,应将试剂瓶移离鼻子,用手轻轻搅动,闻气味。

1.1.4 严禁器具、仪器相互替代。离开实验室时必须认真洗手并脱掉工作服。

1.1.5 有毒气体和蒸气必须在通风柜内处理,头在通风柜外。

1.2 防止燃烧、爆炸

1.2.1 挥发性有机药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冰箱或金属柜内。易燃物品不能放置在靠近火源和高温物体的地方。

1.2.2 打开挥发性试剂瓶时,请勿将瓶口对着他人或自己。

1.2.3 实验过程中,挥发性、易燃有机溶剂的加热应在水浴或密闭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严禁使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1.2.4 蒸馏易燃物质时,先向冷却器内冲水,待水流稳定后再打开开关加热(切勿直接用火加热)。在蒸馏过程中,经常检查仪器和冷凝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果您需要向蒸馏器中添加液体,请先关闭热量并使其冷却,然后再继续。

1.2.5 如果身体或手上有易燃物质,应立即清洗,并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

1.2.6 严禁将氧化剂与可燃物放在一起研磨,不要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不要在工作中使用成分不明的物质,因为它们发生反应时不会形成危险产物(包括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1.2.7 苦味酸、高氯酸及高氯酸盐、双氧水、高压气体等易爆药品应低温贮存,不得与其他易燃物品混放。移动时不应剧烈摇晃。 、高压气体出口不允许正对人或物体。

1.2.8 不得对人进行易发生爆炸的操作。必要时戴上口罩或使用防护罩。

1.2.9 含有挥发性物质或受热易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最好不要用石蜡封瓶。瓶口打不开时,严禁用火烘烤。

1.3 防止腐蚀、化学烧伤、烫伤、割伤

1.3.1 配制强酸、强碱、浓氨水等腐蚀性、刺激性药品时,应戴橡胶手套,小心推入眼睛内。

1.3.2 打开大瓶药液时,禁止敲击或背在身上,以防瓶子破裂。

1.3.3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小心地缓慢地将浓硫酸添加到水中。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需要中和浓酸或浓碱,必须先将其稀释。

1.3.4破碎或研磨苛性碱等有害物质时,注意防止小碎片或其他有害物质碎片飞溅,以免严重烧伤眼睛、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

1.3.5 取出沸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烧杯夹摇匀后再取出使用,以防突然喷溅伤人。

1.3.6 切割玻璃(管)棒和塞孔钻孔时,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请记住使用玻璃和打孔器的基本协议。将玻璃管插入塞子时,必须握住塞子的侧面,不要将其握在手掌上,以免打破玻璃管并伤到手。

1.4 其他方面

1.4.1化学实验室一般配备有足够的安全设备,如沙箱、灭火器、防护服、防毒面具等,每位工作人员应了解其放置和安全使用方法,以及水阀、电气开关。以便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打开或关闭。

1.4.2 严禁将一切固体不溶物、浓酸、浓碱等化学试剂及其他废液倒入水槽内,以免堵塞、腐蚀管道。

1.4.3 实验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离开时应关闭电源、热源、水源、门窗。

第二章 化学实验室防火、防爆、消防知识

2.1 防火常识

2.1.1 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备、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人员应熟悉这些设备的位置和使用。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内容_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点_每日生活安全常识内容

2.1.2 禁止使用火焰检查可燃气体(如煤气、氢气、乙炔气)泄漏的场所。应使用肥皂水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泄漏。禁止将地线连接到燃气管道上。

2.1.3 操作和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易燃液体的加热必须在水浴或密封电热板上进行。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

2.1.4 使用酒精灯时,请勿注入酒精,酒精灯容量不得超过其容量的2/3。当灯内酒精低于容量的1/4时,熄火后添加酒精。燃烧的酒精灯火焰应由灯头熄灭。请勿用嘴吹灭,以免灯内酒精点燃。

2.1.5 蒸馏易燃液体时,操作人员不能离开去做其他事情,并应注意仪器和冷凝器的正常运行。当需要向蒸馏器中补充液体时,应先停止加热,待其冷却后再进行。

2.1.6 易燃液体废液应收集于专用容器内,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事故。

2.1.7不要在可燃木质台面上使用电炉、电热板等较大功率的电器,不要长时间使用煤气灯、酒精灯。

2.1.8同时使用多台功率较大的电器(如马弗炉、烘箱、电炉、电热板等)时,应注意电路和开关所能承受的功率。最好在不同的线路上分别安装较大功率的电加热设备。

2.1.9 可燃气体高压气瓶应放置在实验楼外专门建造的气瓶房内。

2.1.10 身体、手上、台面或地板上有易燃液体时,请勿接近火源。同时,应立即清理。

2.1.11 实验室内易燃易爆物品应限制、分类、低温储存,并远离火源。加热含有高氯酸或高氯酸盐的溶液,防止蒸发和引入有机物,避免爆炸。

2.1.12 不得对人进行易发生爆炸的操作。必要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2.1.13 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应有两人以上在场,以便互相照顾,以防发生事故。

2.2 防爆常识

有些化学品在外界的影响下(如热、压力、冲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升高,引起爆炸。爆炸常常会造成重大伤害,因此使用爆炸性物品(如苦味酸等)时要非常小心。有些化学品在单独储存或使用时相对稳定,但与其他化学品混合时,它们会变得爆炸并且非常危险。

有些气体本身是可燃的,并且具有可燃性。如果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变得更加危险。储存和使用它们时要格外小心。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发生爆炸。当遇到火源时会发生爆炸的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通常使用易燃气体。 ,以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百分比(%)表示。可燃气体和蒸气在空气中的混合物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不会发生爆炸,但仅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可能发生爆炸。如果空气中可燃气体和蒸气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如果高于爆炸上限,则不会爆炸,但遇明火会燃烧。

2.3 灭火常识

2.3.1扑灭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实验室人员面对险情应保持冷静、沉着,及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清除可燃物,并用湿布或石棉布覆盖火源,将火扑灭。如果火灾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如果你的衣服着火了,不要惊慌地四处逃窜。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将火扑灭。如果着火面积较大,可以躺下在地上打滚来灭火。

2.3.2 实验室内的灭火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液体必须更换。灭火器的喷嘴应畅通无阻。若堵塞,可用铁丝清除,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第三章 危险化学物质的处理

实验室需要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由于各个实验室的工作内容不同,产生的三种废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及其毒性不同,数量也有很大差异。为保证化学实验人员的健康,防止环境污染,实验室废物的排放应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3.1实验室废气

可能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操作应有通风装置,如加热酸、碱溶液和有机物的硝化分解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原子光谱分析仪的原子化器部分会产生金属原子蒸气,必须使用特殊的透盖将原子蒸气提取到室外。水银手术室必须有良好的全室通风装置,排风口位于墙壁下部。当实验室排出的废气量较少时,一般可通过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但排气口必须高于附近屋顶。 3m。如果少数实验室大量排放剧毒气体,可以参考工业废气处理方法,采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

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见实验员实用手册P83)。

3.2 实验室废水

实验室每天进行实验操作,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水的排放必须符合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污染物称为第一类污染物。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的污水,不分行业、污水排放方式、受纳水体功能类别,必须在发电装置或其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进行采样检验。

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小于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称为二类污染物。排污单位排污口采样检查。

实验室废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应根据污染物性质分别收集处理。以下是几种处理方法:

(1)无机酸——废无机酸首先收集在陶瓷罐或塑料桶中,然后用过量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钙水溶液中和,或用废碱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并排放。

(2)氢氧化钠、氨水——用稀废酸中和,用大量水稀释后排放。

(3)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控制溶液酸度[H+]至0.3mol/L,然后以硫化物形式沉淀,作为废渣处理。

(4)含氰废液——将含氰废液倒入废酸槽内是极其危险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能瞬间致人死亡。含氰化物废液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使pH达到10以上,然后加入过量的3%KmnO4溶液,使CN_氧化分解。若CN_含量过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将其破坏。此外,氰化物在碱性介质中与亚铁盐反应生成亚铁氰酸盐并被破坏。

(5)含氟废液——加入石灰处理,生成氟化钙沉淀废渣。

(6)有机溶剂——废液量大时,应将有回收价值的溶剂蒸馏回收。少量无回收价值的废液可用水稀释后排放。若废液量较大,可采用焚烧处理。易燃有机溶剂可在焚烧前用废易燃溶剂稀释。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点_每日生活安全常识内容_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内容

(7)黄曲霉毒素——可用2.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以达到除霉的效果。 2.5%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取100g漂白粉,加500mL水,搅拌均匀,将80g工业碳酸钠(Na2CO3·10H2O)溶解于500mL温水中,搅拌混合,将两液混合,澄清,过滤,得滤液含有 2.5% 次氯酸钠。

(8)处理少量废液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大量水稀释后排放。根据污染物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和废弃物量,估算用水的稀释倍数,避免稀释不足、污染物排放超标、稀释过度和浪费水。

3.3 实验室废弃物

实验室产生的有害固体废物量通常较小,但少量废物不能作为生活垃圾倾倒。必须将其解毒,然后埋入深坑中。

3.4 汞中毒的预防

汞是许多实验室经常接触的物质。它是唯一一种在高于-39°C 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液态的金属。它具有挥发性,处理后具有剧毒。经常接触少量汞蒸气会导致慢性中毒。室温下,空气中汞饱和蒸气含量达到1.5×10-2mg/L。如果实验人员经常在汞含量达到1×10-5mg/L的空气中活动,就会发生慢性中毒。汞可以在体内蓄积,其毒性也具有累积性。如果每天吸入0.05~0.1毫克汞蒸气,几个月后就可能发生中毒。

使用汞的实验室应有通风设备,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排风口不宜设在房间的上部,而应设在房间的下部。由于汞蒸气较重,所以大多沉积在空间的下部。汞应储存在厚壁瓷瓶或带塞玻璃瓶中。每个瓶子不要放太多,以免因重量过大而破裂。汞处理最好在瓷盘中进行,以减少散射的机会。为了减少汞的蒸发,降低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在汞液表面覆盖有

覆盖一层水或甘油。洒在桌子或地板上的汞应尽可能捡起。粒径大于1毫米的汞可用滴管吸收或用吸汞片(铜汞齐片)收集(吸汞片制备方法:将约0.2毫米厚的条状铜片浸入水中)用硝酸酸化的硝酸汞溶液,此时将汞镀在铜片上,形成汞拾取片)。将飞散的汞全部清理干净后,撒上多硫化钙、硫磺、漂白粉等任何物质的粉末,或喷洒20%的碘酒,对碘酒进行加热熏蒸,碘蒸气即可固定飞散的汞。三氯化铁和碘对金属有腐蚀性。使用这两种物质时,要注意室内精密仪器的保护。

第四章 高压气瓶安全知识

4.1 气瓶和减压阀 气瓶是盛装高压气体的高压容器,必须承受运输、滚动等外力。因此,质量要求严格,材质要求高,常用无缝合金或锰钢管制成的圆柱形容器。气瓶壁厚为5~8mm,容量为12~55m3。底部为半球形,通常配有钢底座,以便于垂直放置。气瓶顶部有启闭阀(即开关阀),阀的侧接头(支管)上有连接螺纹。用于可燃气体的应采用左旋螺纹,用于不可燃气体的应采用右旋螺纹。这是为了消除将易燃气体压缩到含有空气或氧气的气瓶中的可能性,并防止将易燃气体气瓶意外连接到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的可能性。

各类气瓶容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89]12号文件《气瓶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气瓶必须有制造标记和检验标记。制造戳记注明制造单位代号、气瓶编号、工作压力MPa、实际重量kg、实际容积L、瓶体设计壁厚mm、制造单位检验标志及制造年份、监督检验标志、寒冷地区用气瓶标志。检验印章注明检验单位代码、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等。

由于气瓶内的压力一般很高,而使用时所需的压力往往较低,仅通过阀门的启闭无法准确、稳定地调节放气量。为了降低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需要安装减压器。不同的工作气体有不同的减压器。不同的减压器外部有不同的颜色标记,与各种气体钢瓶的颜色标记一致。必须注意的是,氧气减压器可以用在含有氮气或空气的气瓶上,而氮气减压器只能在氧气瓶上充分洗去油脂后才能使用。

装卸减压器时,必须注意防止支管接头上的螺纹打滑,以免因安装松动而漏气或高压喷射。拆卸时要小心,妥善保管,避免撞击和振动,不要放置在有腐蚀性物质的地方,防止灰尘落入手表内造成堵塞和故障。

每次使用气瓶后,先关闭气瓶阀门,然后松开调压螺钉,排出减压器内的气体。如果不调整压力螺丝,弹簧会长期受压,导致减压器压力表出现故障。

4.2 气瓶内气体的分类

4.2.1 压缩气体 临界温度低于–10℃的气体,经高压压缩后仍呈气态,如钢瓶内的氧气、氮气、氢气、空气、氩气、氦气等气体。此类气瓶的设计压力大于12Mpa(125kgf/cm2),称为高压气瓶。

4.2.2 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10℃,在高压下压缩成液态并与其蒸气达到平衡的气体称为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氨、氯气、硫化氢等

4.2.3 单纯在高压下压缩溶解气体可能会产生分解、爆炸等危险气体。它们必须在施加高压的同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且必须被多孔固体填料吸收。 15℃以下压力高于0.2Mpa的称为气体,如乙炔。

4.3 高压气瓶颜色标记

高压气瓶颜色及标记见下表

气瓶名称

外表面涂层

颜色

颜色

单杠

颜色

氧气瓶

天蓝色

黑色的

-

氢气瓶

深绿色

红色的

红色的

氮气瓶

黑色的

黄色的

棕色的

氩气瓶

氩气

绿色的

-

压缩空气瓶

黑色的

压缩空气

白色的

-

硫化氢钢瓶

白色的

硫化氢

红色的

红色的

二氧化碳钢瓶

黑色的

二氧化碳

黄色的

-

氨气瓶

黄色的

黑色的

-

乙炔瓶

白色的

乙炔

红色的

-

其他易燃气体钢瓶

红色的

(气体名称)

白色的

-

其他非易燃气体钢瓶

黑色的

(气体名称)

黄色的

-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内容_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点_每日生活安全常识内容

4.4 几种压缩可燃气体和辅助气体的特性和安全处理

4.4.1 乙炔

乙炔气瓶是将粒状活性炭、木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材料填充到钢瓶中,然后加入丙酮,通入乙炔气体,使其溶解在丙酮中,直至15℃时压力达到1.52MPa (15.5公斤力/平方厘米)。

乙炔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含有 7% 至 13% 乙炔的乙炔-空气混合物和含有约 30% 乙炔的乙炔-氧气混合物最易爆炸。未纯化的乙炔可能含有少量的磷化氢。磷化氢的自燃点很低。气态磷化氢(PH3)在100℃时会自燃,而液态磷化氢即使低于100℃也会自燃。因此,当乙炔含有空气时,磷化氢的存在可能引起乙炔-空气混合物着火、爆炸。乙炔与铜、银、汞等金属或盐类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物质。因此,银和铜合金不能用于任何用于乙炔的设备(管道和零件)。乙炔遇氯气、次氯酸盐等化合物,可能发生燃烧爆炸。因此,乙炔燃烧着火时绝对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乙炔钢瓶应放置在视野良好的地方。它们不能存放在实验室大楼内。应存放在建于建筑物外的独立气瓶储藏室中。室温应低于35°C。原子吸收法使用乙炔时,应注意防止回火,管道上应安装防回火装置(阀门)。当乙炔瓶开启后压力降至0.3MPa(3kgf/cm2)时,必须停止使用,换用另一瓶。

4.4.2 氢气

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由于密度低,很容易从微孔中泄漏,扩散速度快,很容易与其他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空气中氢气含量为4.1%~7.5%(体积)。其燃烧速度比烃类气体快,常温常压下燃烧速度约为2.7m/s。检查氢气管道、阀门是否泄漏时,必须用水检查,不得用明火检查。

储存氢气瓶的地方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4.3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有麻醉和兴奋作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通风。

液态一氧化二氮在20℃时的蒸气压约为5MPa(50kgf/cm2)。一氧化二氮在加热时分解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这是一种助燃气体。

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高熔点元素或难熔盐化合物时,需要使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以获得较高的温度。反应为:在上述过程中,一氧化二氮分解成33.3%的氧气和氮气。 66.7%混合物,乙炔被其中的氧气燃烧。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中发生的反应比普通火焰更复杂。燃烧时,一定要防止空气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雾化室的排污阀吸入,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4.4.4 氧气

氧气是一种强助燃气体,纯氧在高温下尤其活跃。当温度不变、压力升高时,氧气能与油类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热并自燃,导致爆炸。例如,当工业矿物油与压力高于3MPa的氧气接触时,就会发生自燃。因此,必须严格保护氧气瓶,避免与油脂接触。绝对禁止使用油脂润滑减压器和阀门。切勿将其他可燃气体混入氧气瓶中,或误用其他可燃气体瓶充装氧气。氧气瓶一般在20℃、15MPa气压下充装。氧气瓶的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禁止将气瓶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以免气瓶内压力过高而引起爆炸。

4.5 气瓶安全使用常识

4.5.1 气瓶必须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室内,隔绝明火,远离热源,防止日晒。必须有专人管理。应有醒目的标志,如“乙炔危险,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等字样。严禁将易燃气体钢瓶带入实验楼。严禁乙炔瓶、氢气瓶、氧气瓶、氯气瓶等混装存放或者同车运输。

4.5.2 使用气瓶时,应保持直立并固定,防止翻倒。

4.5.3 运输气瓶应采用专用气瓶车。应小心搬运,防止抛掷、敲击、滑动或剧烈振动。运输气瓶时,务必提前佩戴气瓶安全帽,防止瓶口意外破裂引起爆炸。缸体必须有两个橡胶防震圈。乙炔瓶严禁水平滚动。

4.5.4 气瓶应进行耐压试验并定期检查。

4.5.5 气瓶减压器必须专用。安装时,螺钉必须拧紧,螺纹应拧入7次,防止漏气。打开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瓶口一侧,缓慢移动,以减少气流摩擦,防止产生静电。

4.5.6 乙炔等可燃气体瓶不得放置在橡胶等绝缘体上,以利于静电放电。

4.5.7氧气缸及其特殊工具被严格禁止与油性物质接触,并且不允许操作员戴上工作服和用各种油脂或油污渍染色的工作服和工作手套。

4.5.8可燃气瓶(例如氢瓶和开放火焰)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4.5.9瓶中的气体不得完全用尽,并且通常应保持0.2至1MPA的剩余压力。

第五章安全使用电力的常识

5.1关于安全用电的常识

人体可以感觉到1 MA的50Hz交替电流;超过10个MA会导致肌肉收缩;超过25 ma,很难呼吸甚至停止呼吸。超过100 ma的心室将纤维化纤维化,使其无法保存。因此,必须注意防止使用电气设备时发生电击的风险。

5.1.1使用电器时,您的手必须干燥,因为当您的手是湿的时,电阻会大大降低,并且很容易引起电击。

5.1.2电源的所有暴露部分都应配备绝缘设备,电动开关应具有绝缘盒,并且电线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带或橡胶管包裹。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连接到接地线。

5.1.3应及时更换损坏的连接器或隔热电线较差,并且绝缘不良的电器不应直接用裸手接触。

5.1.4维修或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5.1.5请勿使用测试笔来测试高压电力。

5.1.6每个实验室都有有关允许使用的最大电源的规定,并且每根电线还具有指定的有限电流。如果超过它,电线将加热并着火。意外的电线短路也很容易引起事故。控制过载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用有限电流的保险丝链接(保险丝)。更换保险丝时,应根据规定选择它。请勿使用铜,铝和其他金属线来更换保险丝,以免燃烧仪器或引起火。

5.1.7电线接缝应处于良好的接触良好,以避免在振动期间发生火花。电动火花可能会在实验室引起火灾和爆炸。

5.1.8 ****跨度>不允许高温热源接近电线。

5.1.9在使用电动机械设备之前,请检查开关,电路,安全地面线和其他设备零件是否完整且适当,以及它们是否状况良好。

5.1.10严格禁止使用湿布擦拭设备,开关,插座,电线等。严格禁止在电气设备和线条上撒上水。

5.1.11用高压电力运行时,戴橡胶鞋和橡胶手套,并用橡胶覆盖地面。

5.1.12不允许实验室中的电气设备和电路随意拆除或维修,也不得自己添加到实验室中的电气设备和电路,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5.1.13每个实验室都有一个主电源开关。停止工作时,必须关闭主开关。

5.1.14必须在单独的电路中安装多个高功率电气设备,并且每个电气设备都必须具有自己的保险丝。

5.1.15当某人因电力受伤时,立即使用非导电物体将电线从获得电击的人,切断电源,将电击的人移到带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的人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联系医院。

第6章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规则

6.1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规则

6.1.1实验者必须仔细研究实验操作程序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法规,了解工具和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事故的主方法。

6.1.2第二人在执行危险操作时应陪伴您,例如危险材料的现场采样,易燃材料的处理,易燃材料的处理,加热易燃材料和爆炸性材料,焚化废物液体,使用极其有毒的物质等随附的人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到操作位置并观察整个操作过程。

6.1.3实验室禁止吸烟,进食,喝茶和水。请勿使用实验船容纳食物,也不要在实验室冰箱中存放食物。离开实验室之前,用肥皂洗手。

6.1.4严格禁止在实验室中进行吵闹,必须将实验室保持为秩序。工作时应该穿工作服,并且应该绑着长发并戴上帽子。请勿赤脚进入实验室或穿拖鞋。您不允许您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实验室外套。执行危险工作时,要戴防护设备,例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保护性口罩,甚至防护性口罩。

6.1.5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应检查电力,水,气体,窗户等,并应锁定门。

6.1.6与实验无关的人员不应长时间留在实验室中。也不允许实验者在实验室中做与实验无关的其他事情。

6.1.7实验人员应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例如安全使用电力,防火和预防爆炸,灭火,预防中毒和中毒治疗。

Copyright © 2002-2025 BG视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