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BG视讯网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题活动与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12-16 17:34:25 点击量: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深入发展需要通过主题活动开展,包括校园服务劳动、农业种植劳动、生活技能劳动、农场劳动、志愿服务劳动、劳模精神教育等。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需要综合评价,可以进行任务清单式和目标达成式的效果评价。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准确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是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事实是,长大了就可以努力工作、诚实工作、创造性工作。”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劳动的教育功能,合理构建劳动主题课程。科学评价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为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什么是劳动教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是通过劳动产生和延续的,劳动也创造了现代社会。教育需要从劳动开始,也需要通过劳动认识自然、社会,进而认识人类自身。中小学劳动教育是指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态度,形成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尊重劳动者,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劳动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理解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获得快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体育、艺术和劳动导向的学生。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的劳动形态是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体力劳动和相当一部分脑力劳动将被机器取代,未来必将出现新的劳动形式。技术越发展,劳动力对人们就越重要。劳动的形式和内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再单纯指体力劳动或生产劳动。新时代的劳动形式多种多样。种植农作物是劳动,设计创意、艺术家表演、科学家研究、作家写作等都是劳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劳动形式将不断出现。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时,必须认识现代社会劳动的不同形式,让学生认识劳动的各种形式,而不是让学生以为劳动就是下乡种庄稼、工业、商业、新闻、艺术、科学研究、服务业等,每个行业都是劳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它的本质是一种劳动精神。我们对工作和产品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争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种精神修养是劳动本身所承载的教育,在注重过程、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技术。因此,我们对劳动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关注社会劳动形态的变化,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劳动基本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劳动可以陶冶情操,劳动可以培养智慧,劳动可以强身健体,劳动可以实现美丽。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动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德、智、体、艺、劳动五个方面,家长更注重智力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被轻视、淡化、弱化。第一,道德教育。我们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发挥劳动教育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意志力,也会给学生带来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二是在智育方面。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知识,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习,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劳动实践的兴趣,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到户外活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舒展,从而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缺乏劳动力就会导致技能缺乏,从而导致四肢退化,人就会变得非常畸形。通过劳动,学生的手脚可以活动起来,而不是不活动、冷漠。四是美育。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中小学通过劳动技术、烹饪、篆刻、服装等劳动课程,让学生通过个人劳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中,学生不仅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劳动教育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使人的身体、四肢灵活、协调,而且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丰富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审美情操,进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创造性劳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技能重要性_重要的技能有哪些_重要的生活技能

2、劳动教育注重主题任务设计

中小学劳动教育按活动地点可分为学校劳动教育、社区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结合社区、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任务和活动主题,科学有序开展劳动教育。例如,在小学阶段,多是通过直接的动手生产活动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感知劳动之美,乐于劳动,知道劳动的重要性,获得劳动的乐趣;初中和高中阶段主要通过劳动体验性学习,使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念,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未来。

劳动分为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劳动教育必须从学生做起。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系鞋带、自己背书包、收拾餐盘、擦桌子、上完厕所冲马桶等等,都是劳动。他们不能把生活劳动和劳动教育分开。从小事做起,在学校帮助同学和老师,回家帮助家长干活,离开公共场所时不留下自己的垃圾杂物,能够帮助老师擦教室里的黑板等等,这些都是所有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应致力于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经验,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劳动教育主题设计可以有以下形式:

01

校园服务劳动主题

设计设立校园劳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劳动活动,在服务过程中体验校园各种文职劳动的复杂性、琐碎性、辛苦性,体验学校管理和后勤的艰辛。服务劳动培养学生“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劳动服务意识。在服务劳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复杂,感受和尊重校园里的各类劳动者,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责任和担当。承担责任。例如,北京育英学校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了各种劳务岗位。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个班级都实行劳务岗位,人人参与校园劳务活动。这些校园劳务岗位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关门、关窗、关灯;养花、养鱼、修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劳动岗位,佩戴工作证,为学校提供劳动服务,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这些校园服务劳动岗位的设立,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02

农业种植劳动主题

重要的技能有哪些_重要的生活技能_生活技能重要性

充分利用学校空置土地及周边社区资源,开设相应的种植劳动课程。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可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创造性地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台头小学位于凤凰岭脚下。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开辟了“一米菜园”。原来按班级集体种植的大片土地,用席子隔开,分成1平方米左右的小块。小菜地里,2到3名学生共同经营一块土地,种植各种蔬菜。由此,学校开设了“从种子到沙拉”、“从小麦到面包”等种植课程,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和理解生活。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利用学校闲置土地开设“半亩棉田”课程,让学生体验棉花从播种、发芽、开花、采收、种植的全过程。展示。这种种植劳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懂得勤劳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03

生活技能劳动主题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生动地说明了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入手,满足个人基本生存需要,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人的日常生活无非就是吃、穿、住、行。 “家校共同体”三方要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基本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在家里,学生可以学习清洁和整理衣服、学习烹饪、满足饮食需求;他们可以学习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间,创造一个干净、温馨、方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目前,不少学校开设家政、烹饪、服装、插花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在继承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活的基本技能,发展独立生活的能力。围绕现代生活需求,学校不仅要开设烹饪、服装裁剪等生活技能课程,还要开设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等现代生活技能课程,将现代生活理念融入到劳动教育中,让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到劳动教育中。有效渗透到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全过程,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04

农场劳动主题

学校通过农场课程,让学生沉浸在农业生产环境中。通过参加一周的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学习养鸡、做豆腐、磨豆浆、种菜等,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海淀区玉泉小学在北京延庆的一座山上租了50亩土地,为学生建立了“玉泉农场”,让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至少来农场一次。小学学习六年。 ,开展为期一周的农场课程学习体验活动。孩子们来到农场亲手饲养家禽牲畜,体验农活,观察自然生态。这是一种劳动教育,一种生存教育,一种着眼于社会当前发展,更是着眼于人类未来的教育。教育。劳动教育需要在劳动场景中进行,而不是在课堂上听课、学习。农场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空间、场所、资源和环境。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劳动教育才能真实、生动地进行。

05

志愿服务劳动主题

劳动教育的内容不仅是为自己服务,更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意识和技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通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社会,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海淀区和平小学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北部新区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馆员摆放图书,指导帮助读者借书。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学会了文献检索方法,为自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西园小学利用靠近颐和园的地理优势,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学生前往颐和园、香山开展“小导游”活动。这项活动已持续十余年,受到中外游客的好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志愿者、社区环保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是当前劳动教育的重要主题之一。

06

劳模精神教育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精神往往在各行各业的劳模个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劳模精神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劳动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邀请劳模进校园,讲授劳模成长故事,或组织观看劳模先进事迹宣传片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向劳模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的示范和引导,可以对学生的劳动观、劳动情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陶冶作用,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生活技能重要性_重要的技能有哪些_重要的生活技能

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干中学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感知。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知”与“行”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行”,就没有“知”,“知”来自“行”。只有从“做”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有趣、有用、有意义的劳动来实现强脑、强身、强心、强情的教育目标,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简单化,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认为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和义务劳动就是劳动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内涵认识不够。其次,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一门学科”,认为在学生中开设劳动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相当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种认识狭隘了劳动教育,未能深刻认识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是劳动教育缺乏整体设计。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看似很务实,组织学生做事、操作、实践,但实际上缺乏系统、整体的思考和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三、劳动教育需要有效性评价的指导

考核是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劳动教育的成效需要综合评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其考核方式的多样性。采用的考核方法需要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确定,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目标是激励,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并在劳动中享受劳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01

待办事项清单绩效评估

任务清单法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设置具体、细致的家务劳动。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学校设计了劳动任务清单。学生每天自愿选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填写任务清单。例如,劳动任务可以包括:做饭、洗衣、扫地、洗碗、叠衣服等。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学生陆续完成任务清单,学校评估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根据任务清单开展劳动教育。

02

目标达成评估

目标达成公式是指通过完成具体劳动内容来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通常用于劳动课程和主题劳动活动。学校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星级学习评价指标,通过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劳动。学校依据学生参加劳动活动记录表、劳动效果评价表等,对学生参加劳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为迎接世界科技革命新挑战,适应社会生产发展新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当代内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科学方法,善于从国外劳动教育先进经验中汲取灵感,总结提炼切实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开启了劳动教育综合教育的新篇章。

(作者:吴迎辉,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Copyright © 2002-2025 BG视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